4月28日,《科技日报》头版推出报道:“样品—产品—商品”迈入快车道,关注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拨投结合”模式支持的重大项目公司——微旷科技。
4月正是江南好时节,但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旷科技”)的十几位科研人员却无暇领略室外美景。改进成像算法,加强运动控制,提高空间分辨率......他们在实验室里一遍遍地修改着智能工业CT(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设计方案。
“这是我们研制的首台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工业CT,可以对增材制造等领域的材料缺陷进行在线快速识别,预计3-6个月就可以交付给用户。”微旷科技副总经理李仁庚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作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的重大项目公司,微旷科技仅用3年时间,就突破国外垄断,成功研制出10款高性能CT与15款多场景原位台。
江苏产研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介绍:”我们把创新团队与二次开发、孵化放大有机结合,通过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形成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快车道。”
“拨投结合”新模式助力重大创新
“3年前,我们都是显微CT的用户,更清楚科研、生产用户对材料领域高端表征仪器的需求是什么。”李仁庚说。
国内科研和产业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科学分析仪器市场需求。“国外仪器价格昂贵、无法定制功能,难以满足材料科学的研发需求,为什么我们不自己造?”来自材料、机械、算法、软件领域的几位科研工作者一拍即合,决定组建团队开展自主研发。
微旷科技团队不仅赶上了国内科学仪器市场爆发的好时机,也被江苏产研院慧眼相中。微旷科技团队注册公司前,先在江苏产研院的重大集成创新平台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进行概念验证和二次开发。待技术成熟后,江苏产研院联合苏州市政府,以“拨投结合”新模式,为微旷科技团队提供了2000多万元项目经费和其他配套支持。
来源 | 科技日报
记者 | 张 晔
微旷科技具有30年的技术沉淀,具备一流的机械设计、重构算法、智能软件与原位台研发能力,已推出10款CT设备与15款原位台,可为客户提供超高温、超低温、复杂应力、应力腐蚀、热压烧结等服役环境下材料三维原位解决方案,也可提供定制化CT方案。
Copyright©2023 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06339号-1主营: 显微原位CT 微焦点工业CT CT原位成像台 定制化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