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banner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走进微旷科技高性能CT中心

时间: 2024-06-07 发布者: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部署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以及苏州日报等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记者走进微旷科技高性能CT中心,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微旷的创新成果。




参观中,微旷科技副总经理杨尚京向记者们详细介绍了微旷科技自主研发的极端服役环境X射线显微CT,并展示了其在各领域的实际案例成果,让记者们不仅对微旷显微CT技术的应用和优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对微旷科技的创新发展历程和自主研发能力表示了充分的赞赏和肯定。


   



人民日报 头版报道

人民日报头版以《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加强科技和产业融合——一条创新链 “链”成一体化》为题,聚焦由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孵化成立的微旷科技,介绍了微旷科技X射线CT技术的创新发展历程。



眼前的白色设备2.4米长、1.6米宽、2米高,一个“大块头”,却做得了“绣花功”——这是全国首台四维X射线显微镜,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研发制造,能在微米尺度下将材料内部孔洞、裂纹等缺陷看得清清楚楚,还能模拟超高温、低温、腐蚀等复杂工况,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全面评价材料性能。

这台显微镜有多重要?

“随着我国制造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都需要有极端使用条件下的‘健康证明’,才能‘上岗’工作。而为材料做‘体检’,只有专业设备才能做到。”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系统工程师杨尚京介绍,在极端环境下为材料做检测,技术挑战极大,即使是进口设备也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2020年11月,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组建项目团队,致力于设计X射线显微镜。团队一方面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采购探测器、防护棚屋等部件,培育高端分析表征仪器产业链;另一方面链接长三角创新资源,与上海光源、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搭建创新链,进行协同攻关。

零部件采购回来后的整机集成,特别是精度提升,是最难的一环。X射线是不可见光,要实现精准成像,相当于要在黑暗中命中“靶心”。判断是否命中,就要看X射线是否穿过标样打到探测器上。而标样的理想直径仅为1微米,不及一根头发丝的1/60。

“上海团队有成像技术经验,我们发挥设计与材料研发优势,创新工艺制作标定材料,又经过3个月的反复尝试,逐步将精度提高到目标值。”杨尚京介绍,团队2021年8月制造出首台四维X射线显微镜原理样机,2022年12月售出首台,目前公司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


来源 | 人民日报



新华日报 专题视频

新华日报在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专题视频中记录报道了此次参观。



光明日报 官微报道

光明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中报道了微旷科技显微原位CT的应用案例。


江苏卫视 专题采访

江苏广电总台荔直播也对微旷科技高性能CT中心进行了专访报道,与微旷科技应用工程师展开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视频)

https://m.jstv.com/hd/live/index.html?id=1247442899928440832&vid=1134




目前,微旷科技已推出10款CT设备与15款原位台,可为客户提供超高温、超低温、复杂应力、应力腐蚀、热压烧结等服役环境下材料三维原位解决方案,也可提供定制化CT方案。未来,微旷科技将继续致力于推动高质量X射线CT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赋能高端制造和前沿科技研究。

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方式

138-1005-5608 戴老师(测试) 

180-1948-0401 何工(设备)

176-8208-5625 李女士(市场商务)

邮编:215133

邮箱:suzhouwkuang@163.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1座11楼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2023 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06339号-1主营: 显微原位CT  微焦点工业CT  CT原位成像台  定制化开发 

业务恰谈
业务恰谈企业微信

扫一扫
直接联系

何先生
+86 18019480401

市场商务
市场商务企业微信

扫一扫
直接联系

李女士
+86 17682085625

检测服务
扫码关注
关注微旷科技

扫一扫
关注微旷科技

微旷科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