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banner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客户成就

TOP期刊!利用显微CT深入分析Al/Mg界面的相和缺陷分布

时间: 2025-04-01 发布者: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樊自田教授、蒋文明教授团队最新成果,利用显微CT等手段深入探究超声波振动处理(UVT)对Al/Mg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成果发表在一区期刊《Composites Part B》(IF:12.7)上,第一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李庆晴,通讯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蒋文明教授。

实验使用微旷科技XPloreVista 2000 4D显微原位CT,对样品进行了高精度扫描,验证了数值模拟的结果。

论文标题:

“New insights into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on interface of Al/Mg bimetal composites by compound casting using si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对超声波振动在Al/Mg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影响机制的新见解)


研究摘要

本研究对超声波振动复合铸造Al/Mg双金属复合材料中的声压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以了解超声波振动处理(UVT)对Al/Mg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熔体中的声压分布与振动频率有关。在超声频率为20 kHz时,Al/Mg界面空化区域占比达到最大值95.6%。实验结果发现,未使用UVT时Al/Mg界面由Al-Mg金属间化合物(IMCs,即Al3Mg2和Al12Mg17)层和共晶层组成。两层之间存在氧化膜和孔隙。Mg2Si颗粒聚集在IMCs层。界面晶粒较粗大且呈定向生长。在UVT的作用下,Al/Mg界面的氧化膜被破碎,孔隙被消除。界面微观组织发生显著细化。由于UVT加速了元素扩散和溶质转移,Al/Mg界面微观组织更为均匀。Mg2Si颗粒被细化并出现在共晶层。UVT降低了IMCs层和共晶层的显微硬度差异。使用UVT的Al/Mg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的剪切强度提高至62.2 MPa,与未使用UVT的复合材料相比提高了62.8%。


CT表征方法

为深入分析Al/Mg界面的相和缺陷分布,本研究采用空间分辨率为2 μm的显微CT(使用设备为微旷科技XPloreVista 2000 4D显微原位CT),分别对使用和未使用UVT的Al/Mg双金属样品界面区域进行了扫描。


CT表征结果

图1展示了Al/Mg双金属样品界面区域的显微CT三维重建图像和切片图像。在没有超声振动处理(UVT)的情况下,Al/Mg界面存在孔隙,如图1(c)所示。经过UVT处理后,孔隙被消除,如图1(d)所示。然而,由于金属间化合物(IMCs)和共晶的密度接近,它们难以区分。Al/Mg界面处的白色相分布与Mg2Si颗粒的分布一致,因此白色相为Mg2Si。


图1. Al/Mg双金属样品的micro-CT三维重建图像和切片图像:(a, c)未使用 UVT,(b, d)使用 UVT。


图2展示了Al/Mg双金属样品的相分布和孔隙分布。如图2(a)和(c)所示,未使用UVT时Al/Mg界面Mg2Si颗粒的等效球径为~287.437 μm。且在Al/Mg界面观察到孔隙缺陷,其等效球径约为99.728 μm,这些孔隙位于Al12Mg17层和共晶层之间,如图2(e)所示,这与SEM观察结果一致。Mg2Si颗粒聚集在靠近孔隙的金属间化合物(IMCs)层。经过超声振动处理(UVT)后,Mg2Si颗粒被细化,等效球径降至~54.142 μm,如图2(b)所示。此外,Mg2Si颗粒均匀分散在整个Al/Mg界面上,如图2(b)和(d)所示。然而,由于显微CT系统的分辨率有限,尺寸小于2 μm的Mg2Si颗粒未被识别。UVT后孔隙缺陷显著减少,仅观察到等效球径为~2.699 μm的微小孔隙,如图2(f)所示。

图2. Al/Mg双金属样品的相分布和孔隙分布的 micro-CT 三维重建图像:相分布(a)无UVT时,(b)有UVT时,(c)为(a)中黄色框的放大图像,(d)为(b)中黄色框的放大图像。孔隙分布(e)无UVT,(f)有UVT时。Al/Mg界面位于(a)和(b)中红色虚线之间。


研究结论

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超声振动复合铸造Al/Mg双金属过程中镁合金熔体的声压分布,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1) Al/Mg界面的声压分布随超声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在镁合金熔体中引入频率分别为16 kHz、20 kHz 和24 kHz 的超声波振动后,Al/Mg界面空化区域占比达到85.4%以上,在振动频率为20 kHz时,界面空化区域占比最大,达到95.6%。

(2) 经过超声振动处理(UVT)后,Al/Mg界面存在的氧化膜和孔隙缺陷被消除。由于UVT加速了元素扩散和溶质传输,Al/Mg界面处的Al12Mg17相比例增加。界面晶粒在超声振动作用下显著细化。此外,Mg2Si颗粒在UVT作用下被分散、细化并在共晶层形成,而不是聚集在金属间化合物(IMCs)层。

(3) 使用UVT时Al/Mg界面的显微硬度分布更加均匀。有UVT的Al/Mg双金属的剪切强度为62.2 MPa,与无UVT的Al/Mg双金属相比提高了62.8%。强化机制主要是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弥散强化


原始文献:

Li Q, Jiang W, Xu Y,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on interface of Al/Mg bimetal composites by compound casting using si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24, 284: 111726.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9836824005389

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方式

138-1005-5608 戴老师(测试) 

180-1948-0401 何工(设备)

176-8208-5625 李女士(市场商务)

邮编:215133

邮箱:suzhouwkuang@163.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1座11楼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2023 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06339号-1主营: 显微原位CT  微焦点工业CT  CT原位成像台  定制化开发 

业务恰谈
业务恰谈企业微信

扫一扫
直接联系

何先生
+86 18019480401

市场商务
市场商务企业微信

扫一扫
直接联系

李女士
+86 17682085625

检测服务
扫码关注
关注微旷科技

扫一扫
关注微旷科技

微旷科技

返回顶部